G20机制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主要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美国倡议下,G20提升为领导人峰会。全体G20成员同心协力,确立了G20机制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迄今,G20已举行了10次峰会。自2015年12月起,中国担任2016年G20主席国。


  2016年9月,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并主持在杭州举办的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确保G20杭州峰会的成功,推动世界经济沿着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轨道前行,是所有G20成员的目标与希望,也承载着全世界的热切期待。


  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G20安塔利亚峰会上,介绍了杭州峰会主题、重点议题和中方办会的总体设想。12月1日,中国接任G20主席国当天,习近平主席专门发表致辞,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办会的思路和考虑。


  作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最主要的政策平台,G20要发挥其特殊作用,推进全球的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进程,让这个最主要的政策平台真正发挥作用。

  2016年2月26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上海拉开大幕。来自G20成员和受邀嘉宾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负责人聚集一堂,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G20上海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是中国担任主席国期间举行的首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主要就全球经济形势、“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国际税收、绿色金融和气候资金以及反恐融资等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联合公报。

  4月15日,2016年第二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华盛顿举行。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共同主持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架构、投资和基础设施、金融部门改革、国际税收合作、反恐融资、绿色金融及气候资金等议题,并发表了联合公报。